站在立行学校的荣誉墙前,我盯着 "400 分以上特招线率 95%" 的金色大字,手里的 409 分成绩单突然有了温度。旁边学大广州高三复读集训机构的参观团正在看个性化辅导案例,而微力量教育的学生们正在搬运画架,但我的目光无法从立行广州高三复读集训机构那些提分故事上移开。
军事化管理下的提分奇迹
在教学楼大厅,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学生的一天:6:20 起床,6:30-7:00 晨跑 + 早读,8:00-12:00 四节正课,14:00-18:00 专题训练,19:00-22:30 晚自习。"手机?不存在的",接待的学姐晃了晃空空的口袋,"刚开始很难受,但三个月后你会感谢这种隔绝"。在错题展览馆,我看到往届学生的错题本被装订成厚厚的册子,"数学老师说,400 分的关键是先攻克基础题"。
10 人团队的精准打击
物理实验室里,三个老师围着一个学生讲解电路图。"这是我们的 ' 短板歼灭战 ',每个薄弱点都有专项小组",教务主任指着墙上的 "提分作战图",400-450 分段的学生被分成不同梯队,语文补阅读、数学补函数、英语补语法。在教师公示栏,我数了数:每个班确实有 10 个老师,从学科教师到心理辅导师一应俱全,甚至还有专门研究新高考政策的专员。
展开剩余47%数据驱动的提分机器
招生办提供的分析报告让我震惊:400 分入学的学生,经过立行的 "三轮复习法",平均提分 117 分。"第一轮夯实基础(1-3 月),第二轮专题突破(4-5 月),第三轮全真模拟(6 月)",老师用红色 marker 在成绩走势图上画圈,"你看这个同学,入学 402,高考 598,就是严格按这个节奏来的"。在模拟志愿填报室,电脑里已经录入了近五年的录取数据,"我们会根据你的提分预期推荐院校"。
走出立行广州高三复读集训机构时,我想起在学大教育看到的单独辅导室,虽然一对一很吸引人,但缺少这种集体冲刺的氛围;微力量的艺术气息很浓,但文化课教室的人数让我担心竞争力。而立行这种把 400 分转化为特招线的工业化提分体系,才是我这种中等生最需要的逆袭生产线。
发布于:山东省鼎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